初代及早期教會唱詩篇-教父的見證
我們之所以引用這些決定,不是為了倡導「獨頌詩篇」的必要性,乃要強調詩篇集顯然是早期教會的主要詩歌本。瑪莉‧貝利(Mary Berry)在《禮拜儀式與敬拜辭典》(Dictionary of Liturgy & Worship)中表示:「從最早的時間開始,基督徒群體乃是遵循猶太人會堂的作法而唱詩篇的。」
我們之所以引用這些決定,不是為了倡導「獨頌詩篇」的必要性,乃要強調詩篇集顯然是早期教會的主要詩歌本。瑪莉‧貝利(Mary Berry)在《禮拜儀式與敬拜辭典》(Dictionary of Liturgy & Worship)中表示:「從最早的時間開始,基督徒群體乃是遵循猶太人會堂的作法而唱詩篇的。」
當教會聚集在一起禱告(如使徒行傳第四章的記載),他們首先從詩篇第 146 篇唱起(「就同心合意的高聲向神說」),然後從詩篇第 2 篇唱起(徒四 24-26)。改教家注意到,使徒保羅命令以弗所教會和歌羅西教會要唱詩篇(弗五19;西三16),並且對歌林多教會的做法作出評論(林前十四15、26)。
雖然改教家並不提倡唯獨唱詩篇的作法,但歐德解釋說:他們確實表達了「對取自聖經的詩篇和讚美詩的偏愛」。原則上,他們並不反對適度使用「由人撰寫」的讚美詩。相反的,對詩篇曲的偏好乃是由於改教家都一致關切的原因,亦即:崇拜方式必須「符合聖經」。
《詩篇》作爲一個整體,其特點是神學、基督論和經驗的整全性。聖靈賜下了詩篇集,這是一個完整的集合,其力量是集體性的:哀歌並未與讚美分離;咒詛詩不與認罪分離,全部都放在一起。
詩篇集為神的百姓提供了以文字描述的圖像、名字和術語,以便藉此認識神並了解我們與神的關係。這些東西教導我們,在讚美、認罪、感恩和代禱時,我們該怎樣向神說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