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馬丁路德聖樂觀:稱義者的結果
"只有音樂能作神學所能作的事,即產生平靜與喜樂的心情...也因此先知使用音樂與神學結合,用詩篇和歌曲來宣揚真理。"——馬丁路德寫給作曲家Ludwig Senfl的信
馬丁路德多次論及「音樂僅次於神學」,路德深信「領受救恩就必定會喜樂而歌唱」,因為聖樂是奠基於神學的情感之下。是基督徒在教會崇拜中,對全能上帝最富含屬靈情感的信心行動。猶如《詩篇》中的詩人創作詩篇,並唱頌感謝上帝,又得以激勵、建造信徒。
故此路德認為:
"音樂是上帝所賜的禮物,而非人所賜,音樂使心喜悅,驅趕魔鬼,音樂聲發出無邪的愉悅,消滅憤怒…我把音樂放在僅次於神學的地位,這是我們從大衛及其他先知的詩篇和詩歌中早已深知的——音樂管轄平安的時刻。"
一篇在馬丁路德寫給巴伯斯特(Valentin Bapst)所出版《讚美詩集》的序言說:
「上帝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把我們從罪惡、死亡,和撒旦權勢中拯救出來,使我們滿心喜樂。凡相信的人就不會閉口不言。他必定會喜樂地歌唱並訴說這救恩,使他人因此聽聞這福音。凡不想唱也不訴說這福音的人,就表示他不相信也不屬於這喜樂的救恩新約,而仍在令人厭煩的舊約裡。」
另外有趣的一點,馬丁路德幾乎認定音樂是基督徒信心的果子,他強調一位基督徒的信心若是真實的,就必定會歌唱。路德如此論述:「音樂和『稱義』是平行的;音樂完全是上帝的恩典賞賜,正如稱義也完全是上帝的恩典賞賜;信徒領受稱義的恩典必會高歌!」
聖靈所結的果子,就是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。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。(加拉太書第五章22-23節)
路德對《詩篇》第四篇第一節如此評論:
「音樂使憂傷痛苦枯乾的靈甦醒。因此先知以利沙召來彈琴的人(列王紀下三章15節),因著神所賜的音樂使靈甦醒,於是以利沙就能說出預言…。」
現在你們給我找一個彈琴的來。彈琴的時候,耶和華的靈【原文作手】就降在以利沙身上。(列王紀下三章15節)
並如此形容、論述「音樂是上帝所賜的禮物」:
「我要全心頌讚音樂這上帝所賜的美好禮物,並且要把音樂推薦給每一位…上帝唯獨把語言和音樂賜給人類,就是要人知道——人應當用文字和音樂讚美上帝!」
本文部分引述自:《馬丁路德的崇拜觀與聖詩賞析》,璩雅文著。
收聽【馬丁路德聖詩集】:現在開始一首新歌/「稱義聖詩」親愛聖徒今當高歌(1),救恩之聲廣播授權。
